人
已閱讀
已閱讀
APP開發如何適應越來越大的手機屏幕
來源:www.bqtao.cn ?? ?? 發布時間:2017-11-20
前幾年,APP開發在界面上的適配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,因為那個時候的手機屏幕尺寸不是很多。現在隨著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的趨勢,在APP開發時,需要兼容的屏幕分辨率也要求越來越高。
以前做ios APP開發的時候,只需要按iphone4的尺寸,寬度640px就可以,后來到iphone5時代,屏幕變長,但寬度也還是640,對設計的兼容性幾乎沒什么影響,再到后來的iphone6,屏幕寬度已經變為750px,那時候的UI設計稿,為了兼容iphone6的屏幕,也開始按照750的尺寸來設計。再到后來plus的出現,需要兼容的尺寸就更多了。蘋果尚且如此,安卓的尺寸更是數不勝數,各種廠家的安卓機,屏幕都不一樣。
然而,除了各種屏幕的兼容性問題,現在大屏手機越來越普遍,所以要適應大屏手機的操作體驗,在APP設計上來說,也是有一些差別的。

如何界定大屏手機?其實簡單稱之為大屏也不是特別準確,它的英文名稱更為形象:Phone+Tablet=Phablet,也就是說,它是傳統手機和平板的結合體,Phablet。
因此,這些大屏手機實際上是超過我們手掌習慣的、可掌控的尺寸,但是又沒有達到平板的級別。更準確的說,是屏幕尺寸在5~6.9英寸的那些大屏手機。作為參考,iPhone 4&4S 的屏幕尺寸是3.5英寸,iPhone 5&5S 為4 英寸,iPhone 6 為4.7英寸,iPhone6P 為 5.5英寸。
所以,僅需要看看屏幕尺寸就可以快速確定手機類型。
盡管Phablet在現在看來早已不是新東西了,但是絕大多數用戶都還是從三星的Note系列開始知道它的存在,到現在滿大街都是iPhone6P之后才真正對它上心。最早的Phable可以算在三星的Galaxy Note頭上,而這款手機早在2011年就有了。
大屏手機自然是大氣炫酷,現在每天都有許多用戶拋棄之前的小屏智能機加入5英寸大屏機的陣營。但是,他們并不確定更大的屏幕能給他們帶來更優秀更舒適的用戶體驗,畢竟手掌并沒有隨之增大。因此,用戶與大屏機之間的交互方式就需要進行調整了。
手機屏幕的拇指操作熱區圖你可能接觸過,它標識出了人們握持手機,并標識出那些區域拇指易于操作,哪些地方難于觸及。
其實,拇指操作熱圖最早是由設計師Steven Hoober于2011年的書《Designing Mobile Interface》中使用,其中的綠色部分被他稱為“單手握持時拇指觸摸最舒適的區域”。這些區域的測量是通過1333份觀測分析總結出來的,這些分析數據還表明,49%的用戶習慣于單手握持手機,用拇指操控屏幕,而用另外一只手做其他的事情。同樣是基于當年的這些報告,還獲取了以下信息:
36%的用戶會雙手環抱手機,用其中一只手的拇指操控屏幕
15%的用戶會用雙手握持手機并用兩手的拇指操控屏幕,其中90%的用戶操作時習慣屏幕豎著,而10%的用戶偏向于橫屏操作。
但是在“3.5英寸最佳”的時代過去之后,大屏手機上的操控又是怎樣的狀況呢?用戶是否需要用力伸展拇指點擊屏幕另一邊緣的按鈕,又或者他們的握持方式有所改變?Steven
Hoober的最新研究數據表明,“用戶單手握持的比例下降,會更多用上另外一只手,并且會頻繁地切換雙手操作,不論是輸入還是握持。”這種狀況已經延伸到不同尺寸的設備上,包括普通的手機、大屏手機以及平板。
大屏手機的普及程度還在快速增長,更大的屏幕和更豐富的數字內容正在重塑我們這個時代,移動端設計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一切。在大屏手機的UI、交互和用戶體驗設計上,我們還需要了解更多的實際情況,搜集更多數據支持,并且在UI/UX的決策上有更多的考量。最近兩年所有的手機和手機系統發布會上,每個主講人都在強調“我們在大屏機界面優化上有特別的技巧”,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,千奇百怪的操作方式依然令人感到不自然。未來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這其中的空間,還很大。
- 上一篇:好的APP開發需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
- 下一篇:一個合格的前端開發需要那些知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