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
已閱讀
已閱讀
淺談心理學在APP開發中的運用
來源:www.bqtao.cn ?? ?? 發布時間:2017-09-22
設計一款APP,要做到體驗好,用戶喜歡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APP開發公司的產品經理和設計師,必須要懂一些心理學理論,才能更好的設計APP產品。
心理學在APP產品設計、營銷、管理等等方面的應用都非常廣泛非常重要,今天我們就聊一聊,在APP開發過程中,有哪些心理學知識可以用得上。

一、認知失調
認知失調是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,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。更精確一點來說,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感覺,這里的“認知”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,包含看法、情緒、信仰,以及行為等。
應用:避免與用戶的認知沖突。
案例:亞馬遜購物車中的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(無論升價還是降價了),都會及時提醒用戶。
二、認知偏差
認知偏差 有好多種。這里說一個沉沒成本謬誤:由于先前已在某事上投資很多,即使新證據顯示那是不好的選擇,仍傾向于加重投資。
應用:降低用戶的轉移成本。
案例:蘋果公司的「轉移到 iOS」功能,讓過往安卓用戶便利地將通訊錄、信息歷史記錄、相機照片和視頻、Web 書簽、郵件帳戶、日歷以及一些 App 轉移到新的 iOS 設備中。
三、損失規避
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,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。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.5倍。
應用:提供用戶免費試用或限免促銷的機會,增大售賣幾率。最常見的莫過于各種折扣券的使用
案例:前不久亞馬遜在國內推出 Prime 會員服務,就提供了免試 30 天服務機制。
四、互惠原理
適當給予人們好處,人們也會適當地回報你。
應用:欲將取之,必先予之。
案例:國外一個原型設計工具 UXPin 就推出了很多關于產品設計的 電子書,你可以隨意下載閱讀,只要提供電子郵箱就行。有了你的郵箱之后,就可以安利你使用他們家產品啦。
五、目標梯度效應
人們越接近目標,就越有動力,行動也越快。
應用:讓用戶更顯而易見地知道自己快完成某個目標。
案例:Quora 會在首頁告訴你,你已經搞定了哪些步驟,還剩幾項就能圓滿完成。其實,應用這個心理效應的非游戲類產品莫屬:還差 20 個金幣你就能升級裝備啦!
六、社會認同
當自己不好判斷或無法判斷時,總是傾向于認同群體的選擇。
應用:讓用戶知道已經有不少用戶信賴你的產品,從而增強使用/購買信心。
案例:拿我最喜歡的一個案例——Basecamp 來說吧。在其官網上, Basecamp 毫不客氣地放出了 上千條客戶評價,實在令人敬佩。
要做好APP產品,除了商業、設計、技術之外,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也絕對不可忽略。更懂人性,才能做更優秀的APP產品。